筑牢安全基石 守护幸福生活 ——常州港华助力“万亿之城再出发”行动纪实

发表时间:2025-01-08 10:35

安全是生命之本,燃气是生活之需,保障燃气安全,守护生命家园。

2024年,常州港华时刻绷紧安全弦、筑牢安全线,恪守“以客为尊”理念,铆足干劲持续创新,加强绿色发展,以时不我待的闯劲、干劲,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严密的安全责任体系,筑牢制度堤坝、织密防护网络,实现从事后调查处理向事前预防、从减少事故隐患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汇聚起万亿之城再出发的澎湃力量,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好新时代常州港华事业新篇章。

7.jpg

2024年,常州港华荣誉榜

★荣获常州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工业五星企业”称号;

★荣获钟楼区委、区政府颁发的“制造业纳税贡献奖”称号;

★“以客为尊 创新发展”全面品质管理模式荣获“2024年苏浙皖赣沪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称号;

★与常州大学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获评“2023年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

★荣获市美德基金会、市义工联合总会颁发的“爱心单位”称号;

★在港华燃气品牌成立30周年庆典上,常州港华荣获“卓越贡献奖”;

★在港华集团华东区域首届燃气技能大赛暨有限空间作业竞赛上,常州港华荣获“银奖”;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内训课程体系”案例荣获港华集团最佳实践案例“特等奖”;

★“工程报装系统流程优化”项目荣获港华集团2023年BPR2.0“最佳推广奖”。

全力推进“瓶改管”

打造平安商业街区

3月2日,钟楼区广福街的“瓶改管”工程正式入场施工。这是今年常州港华开工的首个“瓶改管”项目工程。

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工作原则,常州港华对符合条件的街区分期分批推进“瓶改管”工程。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截至11月底,全市今年“瓶改管”工程已完成签约1374户,通气点火近900户。

新北区西夏墅镇阿里山路的蒋公馆饭店“瓶改管”是今年7月改造完成的。投用5个月来,燃气费用支出已节省了近1500元。饭店老板蒋文炳坦诚地说:“自从‘瓶改管’后,省心省钱且安全。”蒋文炳经营的这家餐饮店生意红火,“瓶改管”之前1个月液化气费用要花1000元左右,现在用天然气只需700元。在蒋文炳的带头下,这条街上的另外几家餐饮店也正在加快实施“瓶改管”改造。

“瓶改管”项目是我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进一步提升燃气行业的“本质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燃气安全的需求,持续提升人员密集场所燃气使用安全水平,常州港华勇担责任,专门成立“瓶改管”党员先锋队,设立工作专班,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全面推进“瓶改管”工作,形成“一区一副总,一镇一经理,一场所一方案”的工作模式,每位副总经理负责一个行政区域政府层面的协调联系,每位部门经理负责对接乡镇、街道的政府人员,共同开展排查摸底,制定“一场所一方案”,并跟进工程后期改造计划、工作流程、施工衔接等项目进展,并将“瓶改管”项目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常州港华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严格按照守牢安全底线原则,遵守安全规范、监督安全施工、执行安全验收,全力以赴圆满完成这项安全工程。

燃气安全关乎社会稳定、社区平安、家庭幸福,商业街区的燃气使用更涉及到社会公共安全。为此,常州早在2021年起就启动实施了“瓶改管”工程。常州港华在全市率先与新北区三井街道密切沟通,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港华承担一部分、商家优惠接管”的方式,对汉江路商业街区成功实施了燃气“瓶改管”工程。从客户免上门、办理免资料、手续减流程、支出降费用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商业街区“瓶改管”改造施工的“常州模式”。

重点工程先行

夯实安全根基

今年6月,常州港华青龙天然气门站改造工程全面实施,以有效提升门站供气保障能力,为市区天然气稳定供应增添一道保险。这是我市安全生产月启动的安全专项行动之一。

这项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完成了天然气门站250米地下高压管道连线工程,为“华润化学”开辟专线通道,提升城市供气管网的持续稳定性;二期建设了1座3万立方米过滤加臭计量撬和1座3万立方米高中压调压撬,缓解了原门站高中压撬日常输配瓶颈问题,今年完成主体工程,实现门站输气设备的不停气检修,确保天然气门站运行稳定性;三期将建设300米高压管线和1座18.5万立方米过滤计量撬,大规模扩展门站天然气接收和输出能力,预计明年5月31日前竣工,为我市城市燃气远期建设目标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据悉,该门站于2004年投入使用,随着客户不断增加,供气量也在大幅度提高,为不断改善输气能力,常州港华在2012年投资建设了LNG应急储备站,用于冬季高峰供气时段的补充供气。

天然气关系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定生活,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运营模式,推动了天然气资源供应和销售多元化,提升了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由此,常州港华积极加入新模式的运行体系,今年3月取得了“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2024年度AA级托运商资格”,其采购和储备的天然气通过输气管网源源不断进入常州港华的输气系统,可有效提高燃气供应稳定性和燃气输送的安全性。

让重点工程先行一步,为安全根基添砖加瓦。常州港华全线发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优先安排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建设工程,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比亚迪常州工厂作为江苏省重点项目,从2020年进入常州以来,常州港华立刻成立服务专班开展项目全程跟进,从项目洽谈、方案沟通、合同确认、进场施工等所有流程做到与企业基建施工密切配合,无缝对接。目前,比亚迪在常州的两个厂区已经完成了多阶段的燃气工程推进,专班人员时刻为企业提供燃气工程新项目建设、既有项目提升改造、燃气运行使用疑问解答等管家式服务。今年,常州港华还启动了与新奥腾龙路高压管互通项目、省重点安米项目配套工程、配套轨道交通5号线燃气管道迁改等重点项目工程。

创新机制体制

密织安全之网

常州港华的精细化管理之路,从优质服务起步。自成立以来,常州港华一直遵循“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通过“优质工作”和“最佳实践”工作模式,持续创新机制体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绘就本质安全新画卷。

常州港华燃气管网总长4100公里,民用客户85万户,工商客户5700户,随着燃气管网的铺设延伸和服务区域的不断扩大,新北区最远的服务范围已经跨过沪蓉高速到达孟河,距离市区30公里左右,如何保障较远区域客户服务需求的及时性、燃气应急处置的及时响应成为常州港华必须关注的重点。

今年11月15日,常州港华成立了维抢修中心,组建了由31位维抢修人员组成的3支抢修队伍,分别布局于城东、城西、城北三个网点,确保在接到各类应急事件报告后,迅速出动,实现全城全域30分钟到达燃气抢修现场,为全市偏远地区燃气安全管控织密了安全网,加固了保障屏。常州港华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维抢修中心的建立,不仅可快速响应紧急情况,更能精准判断燃气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实施专业处置,提高应急响应效率,确保燃气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城乡居民和企业的用气需求。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常州港华人实实在在的行动。

今年1月,常州港华对辖区供气范围内的11.7万根燃气矮立管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清查,发现并处理解决地坪沉降、根部腐蚀、违章占压等燃气相关情况,确保安全运行“零事故”;

今年6月起,常州港华对管辖范围内燃气管线实行区块化管理,将管线划分为14个区域,并由各区域巡线员作为区域负责人对下属旁站人员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实现全市管线巡查全覆盖;

今年8月,常州港华成立5支安检突击小分队,对全市300余所学校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为师生们的燃气安全保驾护航;

11月15日,我市在常州港华青龙门站举行了“2024年度常州市天然气综合应急演练暨场站反恐及LNG槽罐车泄漏处置”活动,100余人参加了实战演练,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此外,常州港华还借助其成立的“啄木鸟”别动队、“彩虹桥”客户关注服务小组等,以“随时、随地、随手拍”等形式,围绕形象工程、户外设施、燃气安全等展开“找差”;同步实行值班总经理制度,并开通“96077”24小时客户热线接听市民诉求,全方位构建安全屏障,密织安全之网。据统计,今年1—11月,常州港华热线接入量达30.5万个,平均接入率达91.3%;完成民用客户安检近42万户,累计发现燃气安全风险2万余户,完成整改超过1.9万户,整改率达95%。完成工商安检近7000户,累计发现安全风险300余户,整改完成率达100%。

科技力量赋能

筑牢安全之堤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为提升燃气管网安全运行水平,降低燃气泄漏风险,今年8月1日,由常州港华引进的激光甲烷云平台在青龙门站正式投运。通过超灵敏监测能力,实现站内所有工艺区全覆盖,并结合各站PPM级检漏流程,站内共预设了170个关键巡检点位,每15分钟即可完成一轮巡检, 7*24小时不间断自动实施轮巡检漏。据常州港华相关专业人员介绍,当甲烷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该平台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管理人员可通过云平台,实时查看监测数据和设备状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实现对监测区域的远程管控。此外,云平台可存储大量历史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为甲烷气体的排放规律研究、泄漏风险评估等提供依据。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完成不间断巡检超过3000小时,检漏准确率达100%。

科技赋能燃气安全,创新引领未来生活。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智慧燃气已从企业内部管理拓展到向客户服务体验延伸,目前市区越来越多的智能燃气表投入居民家中日常使用。同时,聚焦安全体验、科技研发和人才培训三大功能,常州港华建设的新闸基地暨常州市燃气安全及技术中心已经投运,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燃气安全体验场景、前沿燃气技术研发及智慧应用平台和全方位综合性的人才培育基地,进一步推进燃气行业智慧化应用建设,为常州燃气行业在安全、技术与人才领域的提升提供更大动能,有力推进智慧燃气安全运行再上新台阶。

常州港华还抢抓“新能源之都”建设契机,探索打通“发储送用”环节,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理念,拓展新领域,从投资联合供热、单体屋顶光伏、天然气、电力的单个微网分布式项目,到成立3家智慧能源公司迅速布局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投资“绿色低碳城市”项目,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区域内综合能源业务;拓展延伸业务,打造“港华紫荆“品牌燃气设备和地暖安装等多元化服务;发展液化天然气等非管道气业务。

常州港华始终坚持以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奉献与付出,他们用心用情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上再创辉煌。


海外华商组织 | 香港中华总商会 | 中国侨网   |   江苏侨网   |   更多    
加入我们
 
 
 
 

4.jpg

3.jpg

2.jpg